基础研究
  • 丹参酚酸B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1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

    作者: 龚明艳、李敏、郭军
    内容简介: 丹参酚酸B对内皮损伤具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报道,丹参酚酸B通过增强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保护内皮细胞。细胞焦亡是一种最新发现炎症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然而,丹参酚酸B对氧化应激过程中细胞焦亡的研究甚少,且具体分子机制也不明确。 最初,细胞焦亡被认为仅存在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中,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也可出现在内皮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重要的危险相关分子,既往研究表明,HMGB1在内皮功能障碍、缺血性损伤、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在检测内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HMGB1表达水平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丹参酚酸B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内皮细胞损伤的潜在治疗机制提供了新依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5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12
    浏览量: 2268次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的细胞焦亡调控作用

    作者: 钟泽、罗秀英、相鹏、季红慧、吴新东、崇爱国、胡新央
    内容简介: 心肌因缺血发生组织坏死而导致的心肌梗死,是引起患者猝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等,虽然可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但也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了细胞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影响患者的预后。 研究表明, NLRP3、ASC、Caspase-1 等蛋白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SIRT1通过对组蛋白以及多种非组蛋白底物的去乙酰化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存活、凋亡、DNA修复、细胞代谢、脂质代谢、脂肪酸氧化、氧化应激反应、胰岛素分泌、衰老和炎症反应等众多生理过程。为进一步确定SIRT1抑制心肌梗死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本文进行了实验设计,探索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导的细胞焦亡调控作用。希望本研究能对揭示心肌梗死的病理机制有所帮助,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0年12月 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20.1000071
    浏览量: 3936次
  • 新型主动脉瓣反流小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作者: 吴剑、游洁芸、黄家园、代方杰、邹云增
    内容简介: 心脏肥大是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容量超负荷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却明显受限,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可方便操作、高效量化、稳定复制的小动物模型。小鼠由于饲养周期短、操作方便、其基因组明确且与人类有较高相关性、便于开展基因修饰等优势,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主流模式动物。在模型类别上,相比于基因修饰模型和物理、化学诱导模型,手术模型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手术模型可避免基因修饰模型所必需的过量小鼠饲养、基因鉴定的步骤,也可避免物理、化学诱导模型里难以控制的对全身组织器官的非特异性作用。同时,随着微创手术器械和技术的发展,制作容量超负荷手术小鼠模型已具备条件。根据临床容量超负荷心脏重构的常见诱因,通过主动脉瓣反流构建心脏容量超负荷小鼠模型是一个极具临床转化意义的途径。然而,国内外尚缺少此类容量超负荷小鼠心脏重构的报道。我们最近通过手术构建了主动脉瓣反流的小鼠模型以诱导容量超负荷。该模型小鼠出现明显离心性肥大,较以往的引起双心室超负荷的动静脉瘘模型更具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我们总结构建经验和技术细节,旨在通过这种新型模型为研究超负荷心脏表型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一个有用的模式动物平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18年12月 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18.1000008
    浏览量: 4674次
  • 共 3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