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
  • 胸痛中心规范化应用主要心血管生物标志物专家共识(202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心胸麻醉协会检验医学分会心血管标志物规范化应用协作组、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内容简介: 《胸痛中心规范化应用主要心血管生物标志物专家共识(2024)》强调了心血管生物标志物在急性胸痛诊疗中的关键作用,针对ACS、AAS、PE等疾病提出了规范化检测流程、临床应用建议及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决策路径,以提升诊疗效率和患者预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4年10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4.1000174
    浏览量: 1779次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防治专家共识(2024)

    作者: 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内容简介: 心脏性猝死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冠心病所导致的心脏性猝死约占成人心脏性猝死总数的绝大多数,随着我国冠心病患病率的上升,冠心病猝死成为一个严峻问题。近年来胸痛中心及胸痛防治单元建设,使得基层医务人员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治、急救等方面的认识有了长足进步,但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配备相对匮乏、医疗力量较薄弱。在冠心病猝死的预防、筛查及诊疗方面,尤其是较复杂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多数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需转诊至上级医院,延误了救治时间,增加了冠心病猝死的风险。由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和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共同组织全国数十位专家学者,历经两年时间反复修订,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撰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防治专家共识(2024)》,高度聚焦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内容。《共识》从冠心病猝死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预测和筛查、识别与紧急处理、一级及二级预防策略、公众教育及急救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基层医务人员早期识别和防治冠心病猝死提供参考,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诊疗,改善临床预后,提升我国冠心病猝死的整体防治水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4年10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4.1000177
    浏览量: 1741次
  • 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2022全文版)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亚太结构性心脏病俱乐部
    内容简介: 随着2003年第一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成功实施,开创了经导管瓣膜修复技术先河,大量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得以救治。目前,TEER已被多个国外指南推荐为外科手术高危的原发性或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如今,TEER技术在中国已历经3年的探索发展,取得了初步阶段性的成果。为推动我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安全、规范地开展和普及,提高我国二尖瓣反流患者诊疗水平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本临床路径专家组汇集了全国核心团队,在总结各中心经验后,撰写了国内第一版完整版TEER临床路径——《中国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临床路径(2022全文版)》,对临床诊疗工作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详尽阐述,包括TEER团队建设、患者临床评估、影像评估、器械准备、手术规范流程、复杂病变处理策略、围术期管理和康复随访等临床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不仅内容详实,图片精美,还配有指导实际临床操作的标准化教学视频,将成为目前经导管二尖瓣介入诊疗技术最规范的示范教材,具有高水准的临床指导价值。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年11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3.1000153
    浏览量: 3824次
  •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

    作者: 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
    内容简介: 2型糖尿病(T2DM)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患病人数众多且增长迅速,危害巨大。将T2DM及糖尿病前期与ASCVD进行共病管理,在确诊糖代谢异常早期即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将有效减少ASCVD的发生率、致死率与致残率 。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与临床干预研究结果不断公布 ,使我们不仅从理论上,更从实践中对这2种疾病进行共病管理成为可能。为此,我国内分泌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和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参考近年来国际、国内各相关领域指南与共识的基础上,发起并撰写了针对T2DM及其前期患者如何预防与管理ASCVD的共识。本共识旨在为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和全科医学科医生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以提高共病管理水平,改善患者心血管结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年05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3.1000141
    浏览量: 4510次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进入新冠病毒防疫新阶段,新冠感染者也相继出现了许多心血管相关问题,如新冠引起的心肌损伤该如何诊疗?感染期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案和药物是否需要调整?“阳康”后什么时候可以运动等。针对以上问题,许多临床一线的心血管医生也存在疑惑。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联合中美两国70余位专家,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损伤”“新冠病毒感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其他心血管系统相关问题”三个方面、11个临床核心问题,提供了目前最全最新的临床证据及诊疗建议。其中包含了“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心肌损伤的简易诊断流程”“抗病毒药物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心血管症状的诊疗建议”“新冠康复后的运动恢复建议”等临床医生最关心的话题与权威解答,希望能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临床诊疗建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年01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3.1000136
    浏览量: 25754次
  • 简化式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内容简介: 目前,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在我国广泛开展,随着经验累积和器械迭代发展,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手术风险不断降低,全身麻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等措施在一些情况下反而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相关风险,增加手术及康复的时间和费用。已有临床研究表明,X线透视下简化式的引导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也是安全和有效的。截至2021年底,我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总数已突破30000例,可实施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中心数量超过500家,国内外的部分术者已积累了丰富的经典式和简化式的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经验。 为规范简化式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起草,经多次专家讨论,制定了《简化式左心耳封堵术临床路径中国专家共识(2022)》。共识共分为11部分,分别从简化式左心耳封堵术的定义、发展历程、适用人群、医院软硬件要求、术前影像学评估、具体操作流程、术后用药和护理以及并发症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尤其对开展简化式左心耳封堵的术者条件进行了明确,而且还对不同类型封堵器在该术式应用中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效果评价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共识是国内第一版简化式左心耳封堵术的专家共识,同时配有操作步骤演示视频,便于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8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21
    浏览量: 7587次
  • 123 共 13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