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变血管中胆固醇结晶与1年预后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研究

    作者: 许佳预、张博方、罗达、陈静
    内容简介: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在我国仍呈上升态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腔内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其在PCI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因其拥有高分辨率,不仅能指导优化PCI,也能有效识别冠脉各项斑块病变特征,进而探究斑块形成机制及临床影响。 本研究聚焦于由OCT引导下行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采用OCT分析其病变血管术前的斑块特征与出院后1年预后情况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病变血管中存在胆固醇结晶沉积的患者远期更易出现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非靶血管的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同时,胆固醇结晶作为定性标志易于鉴别,或许可以对患者进行早期风险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4年04月 DOI:10.3760/cma.j. cn116031.2024.1000167
    浏览量: 700次
  • 采用LAmbre与Watchman装置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较

    作者: 刘彬、郝子雍、江立生、何奔
    内容简介: 目前,经皮左心耳封堵已成为新型口服抗凝剂的一种合理替代,被指南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预防,特别是存在长期抗凝剂治疗禁忌证的患者。自2002年临床开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技术以来,已有包括塞式和盖式2大类型、数十种封堵器用于临床。Watchman是目前研究最多、使用最广泛的塞式封堵器。研究显示,使用Watchman封堵器的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效果与华法林相当,还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大出血风险,大样本的真实世界注册研究也证实了Watchman具有很高的置入成功率、安全性和卒中预防效果。LAmbre封堵器是国内研发的盖式封堵器,自2017年上市以来,在国内使用已十分普遍。尽管一些小型注册研究显示,使用LAmbre封堵器进行经皮左心耳封堵的手术成功率、安全性方面的结果令人鼓舞,但长期临床结果却报道较少,与其他左心耳封堵器如Watchman比较的研究更鲜有涉及。本研究旨在对LAmbre封堵器与Watchman封堵器在经皮左心耳封堵的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年08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3.1000145
    浏览量: 1410次
  • 超声心动图应变分析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作者: 孔畅、刘光成、李昕昊、陈未、尹杰、郭天晨、胡婷婷、魏统辉、刘颖娴、吴炜
    内容简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心肌炎虽然罕见,其死亡率却可高达25%~50%。ICIs相关心肌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预后差,早期识别和干预意义重大。但现有心肌酶学指标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对诊断尚缺乏特异性。虽然心内膜心肌活检和心血管磁共振检查可作为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但对于急诊患者实际应用有限。超声心动图应变分析作为一种敏感的无创床旁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心脏受累和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报道了肿瘤患者应用ICIs后引发的心肌炎的临床研究,通过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比较了后续进展为危重症的ICIs相关心肌炎(Ⅳ级)患者和普通/轻症患者(Ⅰ~Ⅲ级)起病初期心肌应变的差异,发现相比于Ⅰ~Ⅲ级ICIs相关心肌炎患者,Ⅳ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整体长轴及径向应变、左心室基底部应变及左心房应变下降明显,可用于评估ICIs相关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左心室外膜长轴应变和下壁基底部长轴应变更有助于预测患者短中期生存。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3年07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3.1000143
    浏览量: 1513次
  • 高原地区因胸痛就诊的藏族人群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 古桑拉姆、宋雷、格桑罗布、伍满燕、央金、格桑嘎瓦、王世英、次仁卓玛、次旦玉珍
    内容简介: 冠心病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急重症。国内的调查研究显示,高原地区冠心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这种高患病率可能与高原地区的缺氧环境以及高发的危险因素有关。在无法改变缺氧环境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各项危险因素是降低高原地区冠心病患病率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措施。然而,高原地区藏族人群的居住环境、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平原地区人群存在差异,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和作用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筛查了高原地区藏族人群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医生全面防治冠心病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提示,在高原地区因胸痛就诊的藏族人群中,高龄、男性、目前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纤维蛋白原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确定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从高原地区的疑似病例中识别出冠心病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11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31
    浏览量: 1800次
  • 基于非门控胸部CT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血管内超声评估钙化病变的对比观察研究

    作者: 杨文滔、杨潇潇、张维峰、徐可、王小蕾、张义朋、蒋越、沈玲红、何奔
    内容简介: 冠状动脉钙化是支架膨胀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支架膨胀不全可能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再狭窄,并导致患者发生急性或晚期缺血事件。因此,准确评估钙化病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针对可能引起支架膨胀不全的钙化病变评分系统主要基于腔内影像学的研究,需在术中进行IVUS或OCT检查后才能获得。既往研究显示,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可定量评估钙化的严重程度,并用于预测心血管风险并帮助制定PCI策略;基于非门控胸部CT(NCCT)的CACS与基于CCTA的CAC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被证明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本文作者探讨利用NCCT或CCTA等无创检查在术前预知钙化病变的情况,以提前告知介入术者可能存在的支架膨胀不全风险。 本研究分析了基于NCCT和CCTA的CACS与IVUS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结果表明,CACS可在术前有效识别可能引起支架膨胀不全的严重钙化病变。该研究结果可以在PCI术前提醒介入术者可能会面临的严重钙化病变,为病变预处理做好充分准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10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29
    浏览量: 1936次
  • 扩张型心肌病与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慢血流特征分析

    作者: 熊青峰、付晓荣、龙艳丽、上官海娟、韩敏、马小静
    内容简介: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与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上均以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甚至猝死为主要表现,在解剖形态上均可以表现为过度的心肌小梁化,然而两者在治疗上存在本质差别。因此,对两者的准确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中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主要依据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的比值,但该比值受测量者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很容易将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肌过度小梁化的病例误诊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因此很有必要寻找其他特异性指标。 本研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前降支具有慢血流特点,其间隔支支数也明显少于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且左心室心肌致密化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年07月 DOI:10.3760/cma.j.cn116031.2022.1000120
    浏览量: 2542次
  • 123 共 15 条记录